汽車四分公司為做好“深化管理 降本增效”工作,發揮“王天立”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技術引領作用,從車輛維修技術革新入手,深挖潛力,發揮維修工人刻苦鉆研的工匠精神,實現艾里遜自動變速箱自主維修等多個創新項目,在企業降本增效工作方面成效顯著。
科技賦能,實現變速箱自主維修,為企業降本增效
汽車四分公司是2012年集團首批使用配置有艾里遜自動變速箱公交車輛的單位,分公司姚家維修車間負責該批車輛的保養工作。但是由于廠家技術壟斷,維修人員很難接觸到變速箱相關的維修技術。在車輛發生變速箱故障時,只能委托變速箱生產廠家派專業人員維修或者將變速箱整體返廠進行維修,產生的運費、工時費、材料費等成本非常高,維修一次變速箱需要近7萬余元費用。
能不能實現自主維修,打破這種任人擺布的現狀?分公司技術信息處和維修車間都憋著一股勁,一定要把自動變速箱自主維修這個難題拿下。汽車四分公司技師工作室成員王天立等人成立了攻關小組,從近年來積累的大量故障數據和故障現象入手,制定了具體的攻關內容,將變速箱解剖,一步一步進行分解研究,再通過查閱大量維修資料,掌握了變速箱整體構造和各機構零部件的工作原理,掌握了各個摩擦片和閥體的裝配精度和數據。再對變速箱的維修工藝進行研究,了解變速箱主要故障碼意義,能夠對換擋執行機構進行故障診斷。然后將近幾年變速箱出現的故障現象進行匯總歸納,逐步掌握艾里遜自動變速箱故障判斷和維修方法,通過實現自主維修后,維修一次變速箱費用降低到4萬元左右,比原來外協7萬余元的維修費用,節省3萬余元,維修成本降低近半。目前,集團公司還有76臺裝配艾里遜自動變速箱的車輛,分布在汽車二分公司、汽車三分公司、汽車四分公司。除了維修本單位的變速箱外,還幫助汽車二分公司、汽車三分公司診斷和維修變速箱近10臺次。2022年全年維修12余臺次,節省費用38萬余元,2023年上半年維修變速箱9臺次(含幫助汽車二分公司、汽車三分公司維修),節省費用27萬余元。從2016年至今,已經維修了70余臺變速箱,為企業累計節省二百余萬維修成本。
技術革新,自制維修工具,提升勞動效率
工作室還發揮技術革新優勢,在小發明、小創造上下功夫,自制了多個車輛維修實用工具,有效提升了勞動效率。
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底盤采用空氣彈簧代替傳統鋼板彈簧,由于空氣彈簧在使用過程中氣囊外傷、老化等原因會出現漏氣現象。根據保養規范要求和實際使用情況需要進行更換。如何省時省力、安全的進行更換成為一個現實問題。為解決氣囊更換工作效率低下、勞動強度和危險系數高的問題,工作室高峰、劉健等人設計了一臺空氣彈簧氣囊裝配機,很好解決了安全問題。
采用自制的空氣彈簧氣囊裝配機進行拆裝氣囊后,工作時間由30分鐘降低為5分鐘,降低了維修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裝配時空氣彈簧底座和氣囊能夠固定在同軸上,裝配精度提高,并且不需要過度折疊氣囊膠皮,延長了氣囊的使用壽命;更主要的是裝配機進行裝配,不需要在車輛下發就車更換氣囊,安全系數明顯提升??諝鈴椈蓺饽已b配機已經在分公司各車間進行推廣,實際應用效果很好。
“王天立”職工創新工作室在技術革新方面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項目和成果:例如制作了車輛鼓式制動器蹄鐵定位銷軸拔軸錘、常規動力車輛變速一軸導向軸承拉器、車輛底盤可升降安全支撐馬凳、多功能鋼板彈簧壓緊裝置等多項技改項目,提高了車輛維修的工作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在企業降本增效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培訓賦能,以老帶新,培養技術骨干
四分公司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4月,是集團首個技師工作室,在2020年由大連市總工會命名為“王天立”職工創新工作室。從成立之時,技能培訓就是工作室一項重要工作。工作室專門指定任東同志作為技術培訓專員,每年結合集團和分公司計劃,從技術、安全、車輛操作等多方面對分公司駕駛員、維修工進行培訓。結合冬夏季車輛保養、操作等內容有針對性、時效性進行培訓,每年培訓50余場次,從培訓賦能方面發揮工作室的作用。
工作室在維修崗位的人才培養方面注重梯隊建設,通過師徒“傳幫帶”,以老帶新,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技術骨干。在2022年納入創新工作室成員的馬玉軍,在維修比亞迪車輛電氣方面技術過硬,肯吃苦好鉆研,得到比亞迪售后廠家的肯定,維修能力達到廠家中等技術水平。
還有維修艾里遜變速箱的工作室成員林樹枝,在退休前一直培養的徒弟周義,今年25歲,基本可以獨立進行自動變速箱的維修工作。類似這樣的“傳幫帶”還有很多,分公司依托工作室“傳幫帶”作用,從2019年以來,已經培養出了技師3人,高級工40余人。帶出的徒弟都成為各自崗位的骨干力量,能夠形成人才隊伍的良性循環,保持維修隊伍的高質量發展,為企業的人才培養、打造高技能型維修隊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汽車四分公司通過發揮“王天立”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技術引領作用,激發了廣大維修人員鉆研技術的熱情,實現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水平。